

發布時間:2012-5-23 18:01:50
作者:深圳市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 楊建祥
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 王林蕃
摘要:隨著國家三網融合的發展,電視市場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發展智能電視。本文總結了智能電視的特點,并對智能電視產業鏈的現狀及未來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智能電視 Android Google TV 蘋果TV
2011年,和3D電視一樣,同為智能電視元年。隨著國家三網融合政策的驅動、技術平臺以及電視市場的成熟,中外彩電企業目前集體發力中國智能電視產業,正是意欲在智能化的發展中搶先分得一杯羹。彩電企業在發力終端的同時,看到了在芯片與內容服務環節的短板,并開始積極尋求多方的合作,形成產業發展合力,逐步構筑出智能電視產業鏈的優勢。而各地有線網絡運營商,在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網絡視頻、IPTV等業務沖擊后,即將迎來智能電視業務的強烈沖擊。如何在沖擊未來之前,調整相關運維策略,制定對策,這需要我們對智能電視產業有清晰的理解,希望本文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
1 什么是智能電視
從狹義上講,智能電視是指具備開放式操作系統與芯片,擁有開放式應用平臺,可實現雙向人機交互功能,能通過自主安裝應用程序實現新功能或增值服務,并可借助三網接入、3C融合等滿足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的電視產品。從廣義上講,智能電視是指通過改變原有載體的外在形態和內在機理,通過自由擴展無限的內容和應用使其具備仿生思維、知識和進化能力,達成雙向深度人機交互,集成家庭影音、娛樂、學習、安防、生活輔助等功能為一體的終端應用平臺。
1.1 智能電視的五大關鍵特征
(1)具備寬帶互聯網接入能力,可以展現從互聯網獲得的各種內容。
(2)具有網絡通信功能。
(3)通過應用程序商店實現電視功能的可擴展性,并有互動的商業模式。
(4)自然的人機交互方式,如語音、觸摸、手勢等。
(5)創新的用戶界面和體驗,創新的遙控體驗,可以和各種移動終端鏈接互動。
1.2 智能電視與普通電視的區別
普通電視只能處理模擬電視信號和由數字電視機頂盒輸出的音視頻信號等電視機基本功能,而智能電視除了具有基本的電視功能外,還把互聯網和電視連接起來,可以為用戶提供完整的互聯網體驗,包括搜索功能,并具有全新的個性化用戶體驗和人機交互方式。采用智能操作系統、全開放式平臺,全球的應用開發商和軟件愛好者都可以為它開發應用。
智能電視最終的發展,將融合電視、手機、電腦的功能,成為三網融合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成為家庭的智能中心。它將擁有強大的操作系統和全開放式的平臺,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軟件、游戲等,甚至也可以自己動手開發相關應用,在電視平臺上進行安裝和卸載,從而豐富自己的電視功能。
1.3 智能電視與互聯網電視的區別
互聯網電視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傳輸,向互聯網電視一體機提供視頻娛樂內容,用戶只需要給電視接上寬帶,就可實現在線點播電影、電視劇及娛樂節目。互聯網電視的界面、服務是固定的,用戶不能更改,沒有選擇權。
智能電視也是通過互聯網實現廣泛的應用,但它與互聯網電視并不完全相同。智能電視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開發者可以開發很多應用,可加載“無限的內容、無限的應用”,可隨意訪問互聯網的任何內容。
1.4 智能電視系統的三大系列
智能電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自己的操作系統。目前已上市的智能電視使用的操作系統可大體分為三類:Android、Windows及企業自建系統。
(1)以Windows為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
微軟很早就開始深入研究家庭娛樂中心,提出了“維納斯”計劃,故它在這方面是具有深厚的功底的。在這個平臺上,積累了數年大量的應用,這些應用都是針對大屏幕電視改進的,將PC應用轉換為完美的電視體驗是任何系統沒有辦法比擬的。
(2)以Android為基礎的智能電視
Google針對手持設備、PAD、電視等產品研發了自有操作系統Android,并在此基礎上,推出了Google TV(見圖1)。Android采用開放式平臺,是未來主流方向。此系統有大量的開發者和廠商參與,發展潛力巨大。
(3)企業自建操作系統
如:康佳基于Linux系統的OMI操作系統,結合開源技術,能進行個性化加載和運行SDK軟件開發的應用程序;海信自主開發的HITV-0S操作系統,并有后臺系統作為支持,可以實現App的上傳、下載和計費等功能;三星推出的Smart TV(見圖2),具有智能應用中心(Smart Hub)、全能搜索引擎(Search All)、網絡瀏覽器(Web Browser)等主要功能,具有較佳的用戶智能電視體驗。
Android系統因其核心代碼開源、穩定、免費(目前Android3.0 蜂巢系統部分功能已開始涉及收費),Windows系統因其龐大的用戶群和強大的兼容能力,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操作系統之一,也被彩電廠商在智能電視新品中廣泛采用。在已推出的智能電視中,創維、長虹等智能電視主要采用了Android系統,外資品牌部分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統;TCL則同時采用了Android+及Windows雙系統。
2 智能電視產業鏈的現狀及未來
視頻作為智能電視最核心的功能,雖然諸多企業為智能電視勾勒了美好的市場前景,但僅僅基于應用娛樂功能,缺少內容的優勢,這無疑限制了智能電視的發展。盡管智能電視強化了除視頻以外的其他功能,但不能否認的是智能電視就是互聯網電視的升級或延伸。在經歷了從2009年的明文禁令到2010年的政策支持曲折之路,中國互聯網電視產業經歷了一段一波三折的過程。2010年,國家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實行“集成服務+內容服務”的牌照管理制度,開始對產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具有“集成內容”牌照的廣電企業也加大了與電視機廠商的合作。內容集成平臺服務商的積極參與和大批終端上市等都給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目前國內智能電視產業已具備一定的產業鏈基礎,包括軟體操作系統、硬件芯片提供和內容平臺的提供商,包括中間環節的內容提供商,以及終端的設計和用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智能電視的目前發展狀況來分析,智能電視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硬件性能基礎,除傳統電視功能之外,還具有開放嵌入式操作系統平臺和應用支撐環境,具有網絡接入功能和全新用戶體驗界面,用戶可以自主安裝和卸載各類應用程序,滿足消費市場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的電視產品。
智能電視未來的趨勢,勢必是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去推動中國智能電視產業的發展。伴隨著十二•五規劃和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的推進,在政策的推波助瀾下,硬件企業和軟件企業的參與合作將帶動彩電市場由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而未來,智能電視將向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其將融合電視、手機、電腦的功能,成為三網融合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成為家庭的智能中心。表現為具有網絡、設備等互聯互通、行為智能化、無限制的APP程序下載、簡單人性化人機交互方式、搭載3D功能等等豐富的形式。
3 我國智能電視發展面臨的問題
縱觀目前出品的智能電視產品,智能電視的操作方案存在多樣化,而平臺開放的局限性無法實現共享通用,這對于用戶來說比較麻煩,也是目前智能電視發展最大的阻礙。只有對APP的開放應用,形成中外各品牌電視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才能獲取成功。而目前還沒有一個針對智能電視的統一標準,各企業對智能電視都在進行自主定義,市場上存在著大量混亂概念的宣傳。智能電視的核心是強大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從我國上述領域的發展現狀來看,高性能處理芯片仍需要進口,缺乏功能強大、使用便捷、開放的操作系統。以上這些都是我國智能電視發展面臨的最主要的幾個問題。
(1)硬件
一直以來,中國彩電產業都處產業鏈中低端,而產業鏈上游的核心部件芯片和顯示屏被國外廠商掌控,導致中國彩電行業一直陷于被動局面。延續到智能電視,這種差距依然存在,在涉及高效CPU、大容量內存、多媒體芯片等方面仍需要借助進口。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利潤被大幅的降低。
(2)軟件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大多基于最初的Linux、Unix、Android或其他開源軟件平臺,而Android表現最為搶眼。它最大的優勢在于系統的開放性、服務的免費性和與互聯網實現無縫對接。在國產電視品牌中,海信、長虹、TCL等都采用了Android系統。我國彩電企業也先后開展了大尺寸終端應用程序的開發,并通過自主安裝應用程序實現新功能或增值服務,以借助三網融合滿足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但Android在3.0(蜂巢系統)后,也開始涉及部分模塊的收費,并且這種收費有加重的趨勢,這樣無形中,又增加了我國電視機廠商的生產成本。而一直以來依靠國外的開源軟件的模式,使得我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并沒有得到加強,一直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操作系統。
(3)政策
在國內智能電視快速發展的同時,Google TV、蘋果TV(見圖3)等智能電視、索尼智能電視卻已銷聲匿跡,尤其在國內市場難于發展。主要原因也與國外的內容提供商與國內政策環境不兼容,且有很多受到國內政策的影響有密切關系,因此國內的內容提供商,尤其是已經拿到內容牌照的具有絕對的“地利”優勢。到目前為止,國內品牌創維電視聯合南方傳媒集團、優朋普樂舉辦了互聯網產業鏈啟動儀式;海信成為樂視網TV版首家戰略合作伙伴;康佳與百事通合作等。不僅如此韓國品牌也與國內拿到牌照內容商達成了合作,如三星與上海百視通合作、LG與杭州華數合作等。但這其中,仍存在推進乏力、緩慢的現象,需要進一步加大三網融合的力度,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4)標準
目前還沒有一個針對智能電視的統一標準,各企業對智能電視都在進行自主定義,市場上存在著大量混亂概念的宣傳.針對這種混亂的現象,一些責任感的上下游的企業和協會開始聯合起來,不斷探索推進我國智能電視標準的制定。海爾、海信、創維、康佳、TCL等6家中國彩電企業已開始參與到智能電視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也在積極嘗試摸索智能系統規范,待時機成熟以后將向國際市場推廣,讓智能電視產業鏈走向一個良性循環。
4 小結
作為三網融合的重要終端,智能電視的發展也同樣依托于三網融合的進展。智能電視的美好前景還是需要在我們多方合作的共同努力下,推出相關的配套政策,逐步地構建出完整、健康、有序的產業鏈,建立起一套智能電視的標準體系。這將對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起到非同尋常的積極作用。
注冊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大道中307號C棟3901房 通訊\辦公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大道中307號富力新天地中心C棟3901房
電話:020-38023820 38023821 38023822 傳真:020-38023819
廣州衛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7090090號-1